- · 理论与现代化版面费是多[08/04]
- · 《理论与现代化》投稿方[08/04]
- · 《理论与现代化》期刊栏[08/04]
『Google Cloud』陈子升:应用现代化技术助力分布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2021年,分布式云成为云计算领域关注的热点。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与沉淀,分布式云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,诸多云计算头部企业夯实分布式基础设施建设、优化分布式资源调度、开发分
2021年,分布式云成为云计算领域关注的热点。经过一年时间的探索与沉淀,分布式云开始从理论走向实践,诸多云计算头部企业夯实分布式基础设施建设、优化分布式资源调度、开发分布式应用,为构建分布式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12月15日,以“引领分布式云变革 助力湾区数字经济”为主题的全球分布式云大会在深圳隆重召开,本届大会由全球分布式云联盟、深圳科技交流服务中心、深圳市通信学会、众视Tech联合主办。组委会携手阿里云、腾讯云、Google Cloud、华为云、蚂蚁集团、浪潮云、金山云等海内外顶尖云计算团队和分布式云先锋企业,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分布式云动力,更将中国分布式云计算发展推上全新高度!
在15日下午举办的分布式算力论坛上,Google Cloud 云架构师陈子升先生发表了题为《Google Cloud 应用现代化技术助力分布式计算》的精彩演讲。

容量管理
?
传统的应用管理相对简单,作为单体应用,架构简单,节点相对较少;分布式应用涉及很多环节,要精确评估每个环节所需要资源,管理难度大大提升,同时也要求相应适配的网络与安全能力。对有明显应用波峰波谷的应用很难平衡容量与成本,最理想是依据波峰来评估容量,但这样在业务处于波谷的时候就会造成成本的浪费。
?
最好的容量管理是无须做容量管理,而实现“无须做容量管理”需要使用全面弹性伸缩。在实现弹性伸缩方面,Google Cloud的独到之处主要有三点:
?
一 计算:针对计算类型的资源(虚拟机、容器等)提供多维度的伸缩阈值,除了CPU、内存、网络指标等指标,也包括自定义监控指标,比如业务维度的指标。以上均可成为触发弹性伸缩的条件。

二 网络:Google Cloud 是全球一张网,提供全球一个VPC,各区域互联互通的能力。想象一下传统环境,如果要把分布式应用部署在全球各个数据中心,各个数据中心可能会有专门的互联网出入口,网络和安全能力要依据每个数据中心进行规划,相对繁琐。而Google Cloud的全球网络能力,可以让部署在全球各个区域的业务,只需要一个负载均衡,一个VIP,就可以提供给全球各地客户端就近接入,并且具备无上限的安全能力。全球互联网30%的流量都在谷歌中,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DDOS攻击——2.54TB,也发生在谷歌,而谷歌对这次攻击几乎无感。

三 底座, 传统环境,如果要使用Kubernetes服务,控制、数据、运维平面等等都需要用户自己处理。谷歌提供两种托管Kubenetes服务,第一种是Standard GKE,属于半托管模式,客户可以定义节点、网络与安全的配置,Google Cloud负责控制与运维平面;对于一些不想管理这些节点,甚至不想感觉到这些节点存在的客户, Google Cloud也提供Autopilot模式,无需人手干预的全托管Kubernetes服务,资源弹性伸缩,根据所占用资源计费。用户只需使用Kubernetes的接口即可部署应用。
?
多环境管理
?
单区域、单集群上运行的分布式应用其实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应用,真正意义上的分布式应用应该是跨区域、跨数据中心、跨云的。于是,就引出了多云和混合云环境如何统一管理,虚拟机、容器和云服务如何统一编排等问题。Google Cloud有两个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,第一个思路是把所有非容器的资源,如虚拟机和其他云服务都抽象成Kubernetes的资源进行管理;其次是用Anthos对多环境的集群进行统一纳管。
统一纳管不单单指为所有集群提供统一视图,如看到集群上所有节点的状态、应用状态,这只是统一纳管的一小部分;真正统一纳管的内容是配置管理,Kubernetes所有资源都是配置。
?
传统的配置管理是命令式运维,用kubectl连接不同集群执行相应的操作,这样的方式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,第一个问题是命令难以重用,在一个集群下的命令,在另外一个集群又得执行一遍;所运行命令也难以审计和追溯;另外命令式运维安全度相对较低,生产环境中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人为误操作,并且故障难以回滚,因为很多时候无法得知哪条命令导致了集群的故障。谷歌的SRE运维理论里有一个词来形容这种人工重复低效操作叫Toll。
文章来源:《理论与现代化》 网址: http://www.llyxdh.cn/zonghexinwen/2021/1222/711.html
上一篇:运用辩证思维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
下一篇:厦门集美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协同创新中心揭